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廖晓义,以及廖晓义乐和家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廖晓义(前排左起第3人)和“地球村”的成员都有谁?
1998年夏天,在一位美籍华人的资助下,廖晓义把距离北京市区100多公里的延庆县碓臼石村建成为180公顷的环境教育基地,40多户农户选择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种田不施化肥,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2000年,正在第二次申办奥运会的北京市把廖晓义提倡的建设“绿色社区”写进了申奥报告,并作为一项政策颁布实施。
2000年6月,廖晓义获得“苏菲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得到这个有着“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国际大奖。评审会对廖晓义的评价是:永远不知疲倦地推动中国公众参与环保运动,并卓有成效地提高了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改变生活方式。
1997年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写了一本风行世界的小说——《苏菲的世界》。他和妻子用销售这本书的收入创办了一个苏菲基金会。“苏菲奖”由苏菲基金会颁发给一个或多个个人或组织,以奖励他们在关注环保事业中所起的先锋作用。此奖始于1998年,每年颁奖一次,奖金10万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奖金最多的环境奖之一,被称为“欧洲的诺贝尔环境奖”。
2001年,廖晓义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开播了《绿色空间》,栏目在关注生灵、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和创造和谐的定位引导下,用敏锐眼光捕捉自然界各种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
2003年开始,廖晓义又开始着手拍摄反映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电视专题片《天知道》,提出了令西方震惊的“乐活”理论,包含着独特的中式环保理念。
2005年,廖晓义组织“北京地球村”的成员在9月22日——国际无车日这天,倡导并号召人们走出私家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目的在于通过这一天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来引发人们对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些思考。他们在8月底开始联系一些学者和交通部门,在9月初完成无车日倡议书,并设计无车日海报和宣传文化衫,9月中旬联络大量媒体记者把无车日的声音扩大,其中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各大栏目等都进行了无车日的前期宣传,同时组织了40多位志愿者分4组在北京主要街道穿着写有“今天,您能不开车吗”标语的文化衫骑行宣传,并通过渠道在一些社区中粘贴海报。
2006年1月10日,廖晓义带领“北京地球村”组织的“清汞行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东四隆重举行。奥组委环境活动部官员、汞问题研究专家、行业代表以及社区居民、学生和环保志愿者都参加了此次活动。他们先后在北京各大院校开展宣传活动,同年9月份到12月份又在西安、武汉各大学校和社区开展宣传活动。
2007年7月28日,廖晓义组织“北京地球村”联合“自然之友”、富平学校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绿色和平、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能源基金会等多家环保机构共同发起的“节能20%公民行动”在北京赛特饭店正式启动。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40多家环保机构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2007年8月13日,廖晓义组织“北京地球村”开展“节能20%公民行动”第一次全国环保机构联合行动和“夏季空调26度测温行动”。全国九个城市的NGO及志愿者参与,对当地的公共建筑温度情况进行测量、监督。
2007年9月22日(国际无车日),廖晓义组织的“北京地球村”和东四街道办事处主办的名为“无车的日子,走街串巷”活动在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罗家胡同启动,意在倡议更多的人选择以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步行为主的绿色出行方式。环保志愿者以及不同的人群组成健走队伍,从东四罗家胡同步行至王府井八面槽,鼓励绿色出行的健康方式。当天,受建设部委托,由“北京地球村”承担拍摄和制作任务的《公共交通周宣传片》和《无车日广告片》在相关媒体上播放。
2007年4月22日至28日,廖晓义组织“北京地球村”开展以“节约就是环保,告别浪费习惯”为主题的活动,鼓励人们将塑料袋使用量减少50%,向浪费习惯告别,养成“节约”、“善用”等环保习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008年1月11日、16日,廖晓义组织“北京地球村”对北京23个公共建筑进行测温;3月23日国际气象日,“节能20%公民行动”小组在全国近十个城市的大型家电商场举行了“识别能效标志,选购节能电器”的大型宣传活动;4月22日地球日,“节能20%公民行动”在北京城乡贸易中心广场前开展节能灯的宣传活动,主题为“节能减排,从灯做起”。
一个人的力量究竟能有多大?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里,廖晓义向无数个中国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廖晓义是永远的无车族,更愿意乘坐地铁或公共汽车,只有在赶时间或交通实在不方便时才选择打车;没有外人到访的情况下,办公室也不开空调,尽可能地不坐电梯;除了夏天,一周只洗一次澡;不买也不接受朋友赠予的羊绒制品。
她试图通过自己的行为传达理念给身边的人:少一些物质的欲望,多一些精神的富足,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
“‘26度空调节能行动’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上的节约行为,更是一种关心维护生态系统的环保时尚,同时也是一种关心后代的人文关怀,实际上它是一种素质教育。”“生活在物欲的世界是不体面、不智慧、不健康的行为。真正的减压是从物欲中解放出来,否则就是奴隶般的生活。”廖晓义说自己此生不安装空调,“这不仅是环保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健康。自从人进入恒温环境以后,人的生命功能就在退化,夏天不出汗,毛孔该张的时候也不张,冬天毛孔该收缩的时候不能收缩。夏天汗出得越多我越高兴,因为这样新陈代谢才会越好,预示着我来年更健康”。“其实,我们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一个目标,就是推动公众参与,也就是通过公民意识和公民参与来推动公民环保。”
廖晓义是什么样的人?
在我的印象里,她可以定义为一个坚持“知识分子的农业救国路线”的实践者,一个建设绿色乡村的支持者,是民国时期“陶渊明”式的朴素救国思想的梁漱溟等知识分子的铁杆粉丝。这些人的救国思想是否可行,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保护环境的感动中国人物有哪些?
1、张正祥
张正祥老人因为保护滇池,与利益集团斗争几十年,功劳不小,影响很大,获得了很多荣誉,包括国家级的荣誉奖章,也赢得了众多良知人士的支持和尊敬。
他的敌人,私商和贪官仇恨地称他为“张疯子”;爱戴他的人们却亲切的称呼他为“滇池卫士”,称呼他为张老师。他是滇池的守护神,滇池卫士张正祥。
2002年至2004年被全国新闻媒体评选为“英雄环保卫士”、2005年被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评选委员会评选为“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
2007年被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授予“昆明好人”称号、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2011年2月,走入国务院新闻办制作的国家形象片,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人物”。
2、马永顺
马永顺是全国著名的劳模;当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时,他又成为远近闻名的植树英雄。
1933年,马永顺背井离乡“闯关东”,来到当时被称为“绿色监狱”的东北林区谋生;1948年东北解放后,马永顺来到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成为红旗下第一代林业工人 ;
1937年进东北林区当伐木工人;1982年退休后到1999年底,坚持17年造林不止,其间率领全家人,祖孙三代参与到植树造林的行动中,植树5万多棵。
1988年6月,马永顺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全球环保500佳荣誉称号。1999年,在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他又获得全国十大绿化标兵称号。
3、田桂荣
作为一名来自河南省新乡县的农村妇女,田桂荣多年来兢兢业业,扎根环境保护第一线,以惊人的毅力和执着的信念在中国的环保事业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她是国际知名环保志愿者,是全亚洲惟一同时获得福特国际环保奖和美国格雷特曼两项大奖的获得者,受到了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等领导的接见,被联合国环境规划暑誉为中国“民间环保大使”。
4、廖晓义
廖晓义是知名民间环保事业倡导者和活动家,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兼主任。
她曾自费拍摄电视片《地球的女儿》,1996—2001年中央电视台“环保时刻”专栏独立制片人。她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环境奖” 获得者。
廖晓义认为节约是最大的环保,而节约就是减少没有必要的消耗。在节约型社会讲话中,温家宝总理曾专门提到过“26度空调节能行动”,这个影响全国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就是廖晓义等人首先发起的。
廖晓义是我国环保事业的先行者、守望者,她以具体细微的角度,从身边小事实施环保大题,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5、徐凯
徐凯同志为了优化村居环境,提高居民居住水平,亲自利用双休日对此赴外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随后,又结合该居实际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亲自组织了对小区路面硬化、电路、绿化、给排水、景观设计等方面地勘察。
白天,他走遍村居地角角落落,认真勘察;夜晚,他挑灯夜战,仔细查阅居民区各种管路设计图,摸清管路走向、铺设,精心设计。工作中,他提出并实施“以自治管理家园、以整治改善环境、
以服务凝聚民心、以文化陶冶情操”地工作思路,积极主动关注环保问题,热心环保事业,并在居民中广泛宣传环保知识,组织践行环保工作。
徐凯同志把广播、宣传栏作为绿色宣传地前沿阵地,定期举办各类环保知识专题讲座和组织居民观看环保纪录片,使广大群众明白环境与生产、生活地密切关系,深刻了解保护环境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性。
什么是“地球村”里的“中国苏菲”?
廖晓义,民间环保事业倡导者和活动家,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创始人。1993~1995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国际环境政治访问学者。1996~2001年,中央电视台《环保时刻》专栏独立制片人。
廖晓义自1991年来,廖晓义发表关于“中国工业化和经济代价”等论文40多万字,主编了《公民环保行为规范》、《绿色社区手册》等书,拍摄《全球环保之旅》等电视片一百多部,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以“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环境论坛和公民环保活动,并建立了面积为180公顷的绿色生活培训基地。2000年,廖晓义获国际环境大奖——“苏菲奖”。2001年,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授予她“绿色文明大使”称号,同年她还获得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环境奖”。2002年,被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聘为环境顾问至今。2003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绿色向导”称号。2006年,荣获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国家环保总局等七大部委授予的“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2008年5月15日,她作为奥运火炬手在井冈山传递圣火。2008年9月25日,在第二届克林顿全球公民奖颁奖仪式上荣获“克林顿基金会全球公民奖”。2008年12月14日,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环保事业”高峰论坛上荣获“十大环保贡献人物奖”。
影响全国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就是廖晓义等人首先发起的。她还提出了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绿色社区”、“绿色传媒”、“绿色奥运”。廖晓义是我国环保事业的先行者,为我国的环保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88年,廖晓义的朋友送了她一篇论文,名字是《改造与适应是人与自然的两种基本关系》。文章大意是除了改造自然,适应也是人和自然的一种基本关系。廖晓义被朋友的论文感染了,也正是那篇论文让她走上了环保路。
不久,廖晓义和朋友自发创建了“中国的工业化与环境代价”课题组。经调查获得的一组组因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灾难的可怕数字,让她悄然发誓:今生今世就做环保一件事。《中国工业化和环境代价》发表后,反响平平,令廖晓义很失望。
1991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以环保为主题的片子《撼人的回声》。对于当时环保意识还不强的中国人来说,这部纪录片没有引起太大关注。当廖晓义偶然间看到这个片子时感触很深: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每天这么多的电视节目却唯独没有环保方面的内容,实在是个缺憾。她想起CNN的一个环保节目制作人说过“美国的公民环境意识70%都来自电视”。
廖晓义决定用电视媒体来唤醒国人的环保意识。她主动联系媒体写环保题材的电视脚本,并亲自撰写了拯救生态环境的电视片《绿色文明与中国》。于是,她便和几个志同道合的环保者成立了摄制组。电视脚本出来了,却由于无钱拍摄、制作而只好搁浅。
1992年,廖晓义在失望之中带着女儿去美国看望正在攻读数学博士的丈夫。去美国3个月后,她就收到摄制组成员的来信,信上说,如果她再不回去,摄制组就面临散伙。这封信让廖晓义坐立不安,后来她不顾丈夫的挽留,还是带着借款回国了。回国后,她和摄制组的成员用了1年零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时间长度为60分钟的《绿色访谈录》。可是片子出来后却没有一家电视台愿意播放。
1993年5月,廖晓义带着破碎的梦再次回到美国与丈夫和女儿团聚,在美国期间,她第一次接触到了各类从事公共服务的民间组织,这些组织几乎有全美国的民间环保精英,以女性居多,负责监督环保执法,影响力很大。这让廖晓义深受启迪,她有了一个新的想法:采访国际杰出的环保女性并制作成片子,拿到即将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播放,号召中国有影响力的女性投入环保工作。那个想法让廖晓义清晰地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从那以后,廖晓义为了尽快学好口语,找到一份保姆工作,每天主人一下班,她就抓紧时间和人家练口语,晚上回到家也学习到很晚。一年后,廖晓义已经能用英语正常对话了,她辞去了保姆工作,选修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国际政治专业。每天上午上课、泡图书馆,下午到餐馆打工。到星期天,就去参加当地人组织的环保活动,接受美国环保理念,研究环保法规在中国的可操作性。经过努力,廖晓义最终通过了托福考试。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马尔文教授想收她攻读博士学位,廖晓义婉言拒绝了:“马尔文教授,谢谢您的好意。美国不缺博士,可中国却缺环保人……”后来,她倾尽打工所攒的两万美元,高薪聘请专业摄像师奔赴纽约、旧金山、华盛顿等地采访40多位国际环保女杰,片名叫《地球的女儿》。
1995年初夏,领到美国绿卡的廖晓义带着刚刚完成前期拍摄的《地球的女儿》回到北京,租了一间7平方米的小屋暂时栖身。有一家公司高薪聘请廖晓义,她却拒绝了。朋友善意地劝她:“先解决生存,再谈环保吧。”她却说:“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的生存,蓦然回首的那一天,就会发现这个地球上已没有人类。”
1995年9月,“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和论坛的参加者超过4万,在联合国的历史上规模空前。大会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风采。廖晓义制作的专题片《地球的女儿》登上了第四届世妇会NGO论坛,博得一致好评,成为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民间组织论坛的焦点,福特基金会为此捐助廖晓义4万美元。有了钱,廖晓义一方面酝酿着创建民间环保组织;同时,也在加紧拍摄环保专题《环保时刻》,并和中央电视台洽谈播放事宜。
1996年3月7日,由廖晓义创办的“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地球村”)正式注册成立。从此廖晓义便到社区、家庭主妇和孩子中间去一点一滴地倡导中国人自己的绿色生活方式,推行绿色社区理念。
1996年4月22日,由廖晓义担任制片人和总编导的电视专栏《环保时刻》终于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定期播出了。首播那天,曲格平与她一起主持。廖晓义以每周一期的这个栏目作为自己的讲台,向数以亿计的观众宣传再循环、再利用的环保观念。《环保时刻》作为由民间环保组织创办的电视专栏,受到全中国观众的喜爱。
开始于1996年的垃圾分类试点和随后的绿色社区实践,是廖晓义创办的“地球村”最早倡导的。
一天,北京西城区大乘巷的王庭蕴找到“地球村”,说街道居民看了《环保时刻》都很受启发,愿意将垃圾分类,廖晓义便亲自去大乘巷讲演示范。从那天开始,三个红色的塑料桶矗立在街头巷口,废纸、垃圾、玻璃分类投放。
1997年6月,北京宣武区环卫局局长张鸿声特地赶到“地球村”,希望在宣武区尝试将垃圾分类。廖晓义和同事来到槐柏树街,一一向居民示范垃圾分类的处理方法。为了让老百姓感受到绿色生活的广阔前景,廖晓义又带着他们参观再生资源分选站。在“地球村”的实验田里,经过24小时发酵后的生物垃圾种上了绿色无污染的蔬菜,不少群众惊叹不已。
关于廖晓义和廖晓义乐和家园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